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绿色建筑,洗尽铅华也从容
发布时间: 2013-04-24   来源:畅言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项卫中:

大家刚才讲到的绿色建筑是一种常态是很正确的。我认为不论哪个建筑,第一步都是应该把它设计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应该建筑师应该有一些顾问的,现在设计上有好多分析手段,能帮助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做决策。很多决策其实在项目开始时是很重要的,比如一个地方能否用地源热泵,用地源热泵能补多少热,补的这些热是否经济,很多都是定量的问题,但如果仅仅从定性角度来说这个问题,建筑建造出来以后可能花费很多成本,也可能做好以后它根本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这样的话建筑肯定不能算是绿色建筑。我觉得以后绿色建筑的精细化分析应该越来越多。

刘昕晔:

刚才邓总有一句话我特别有共鸣,什么是绿色建筑?我觉得绿色建筑就像品酒名家定义的“什么样的酒是好酒,你喝起来觉得好的酒就是好酒”。绿色建筑也一样,人使用起来舒服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那么其实不管什么样的标准也好,都是要让人舒服。其实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能发展成什么样,究竟能不能发展下去,很大程度上要看政府的政策。因为政府如果作为主要推动方,就要把政策、包括补贴落实到位;要不然就像美国一样放任LEED和其他各类绿色建筑标准自行发展生存,要知道美国没有一个政府机构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除了LEED以外还有5个主要的绿色建筑体系,都是民间创造、推行、自给自足的,都发展得非常好,他们是有竞争才会有进步;。这就是要看政府,具体到绿色建筑的设计和设备技术方面我觉得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好解决的问题。

颜志敏:

这个绿色建筑确实是我们建筑行业设计师的一个目标或者责任,一个建筑无论大小,投入都是很大的,我们确实应该把它设计好,利益的驱动导致现在的建筑有很多地方不合理。所以刚才那位设计师说要引起共鸣,这是社会的共鸣。绿色建筑像刚开始我说的,绿色建筑设计师要投入很多,可以说比一般的设计要多投入一半以上。从我的专业来讲,感觉是要花费很多精力,投入很多时间,所以不要流于形式。

冯晔:

我与颜工有同感,在国外尤其是在欧洲,政府支持的绿色项目一般都是民用项目,每个项目都真正的去实施,让使用者受益;而我们国家的很多绿色建筑都是政府的政绩工程,摆样子多于真实用;开发商推崇的绿色建筑,在“有追求有理想”的口号下最终还是追求利益。所以我感觉在我们国家做绿色建筑不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更多的还是有目的性的去做,这一点是建筑师无法左右的。我们能做到的,一是以人为本,多为使用者考虑;二是在绿色建筑这个系统工程内,学习了解这个全过程中更多的知识,做好我们这个环节。

樊珣:

我感觉目前绿色建筑确实是一个大的趋势,甲方虽然关注点在利益上,但是他们做的绿色建筑在价钱上确实是比周边楼盘要高很多,说明在大众层面上对绿色建筑是认可的,所以说这将来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普通建筑师来说,最早在做绿色建筑方案汇报的时候,很多内容比如效果图、数据实际上就是最后添加上去的,就是糊弄甲方,甲方其实也看不懂,我自己也看不懂,我都不知道这些数据到底代表什么,而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些目的性的去使用这些数据,实际上最后分析出来的一些数据都是最终指导这个设计的,我觉得这个目前来说是很大的进步。然后从技术上去关注,在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把这些主动的措施考虑在设计里面,这些都是设计师目前能做到的水平。

倪斗:

我是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年后,我们国家的设计也是在高速发展,我们的产量远远超过欧洲,但是我们的品质远远低于别人。我觉得绿色建筑是十八大的精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这其实是一个好的契机,一个好的开始。而且我觉得全民现在也都是有这个意愿和意向,就是提高我们的居住品质,绿色建筑是可以通过人民的追求提高产品品质的。但是我觉得绿色建筑从实施上来说肯定是设计牵头,它确实是要牵扯到很多行业,从头到尾、上游下游,很纵向、很长的各个方面,但是实际上设计应该指导实践,就所以首先设计应该提高水平,将设计细分下去,牵头的应该是建筑专业,所以我觉得建筑师更有责任。现在政府的政策还是比较完善的,从下发的文件就可以看到政策的方向,应该说环境条件其实已经具备了,接下来就要靠建筑师牵头去做、去实现了。好多行业要靠建筑师去组织,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希望建筑师能有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再一个就是我们要脚踏实地,从一个个基本的项目做起,比如现在的一星、最基本的保障房、公益性的投资项目,从响应国家的政策角度开始重点打造一星绿色项目,从方案理念到产品开发都能真正做到一星实现。

杜霄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设计咨询所城市设计师、建筑师

杜霄敏:

我其实跟林工有一些观点不太一样,就是LEED标准和国内标准的比较,其实可以看得出两个构架上的规则有很大程度上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的现状也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是中国的建筑师并不像美国的建筑师有一种很高的能力,实际上在建筑设计中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我们只能说中国建筑师要发挥最大的热情和责任感,然后去把这部分工作做好。我觉得另一个其实可以利用到中国国情的优势,中国的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美国是土地私有制,中国是国有制,所以其实国家对土地的宏观调控和使用上有很大的作用和指导性。在政府层面和规划的层面如果能把规划这个大的环境做得很好,比如高度的设置,就是把这个契机打好,其实以后的建筑设计都会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源规划,在某一个区域的能源是如何分配的,如果在这个层面做好我觉得后面就是都会轻松很多,然后也更容易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个思路再继续延续下去。

李菲:

刚才听了倪工和霄敏的讲话,我觉得他们的观点可以结合一下。霄敏说从规划方面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倪工说建筑师也需要有崇高的理想,那么这其实也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就是规划设计师也是设计行业的一部分。作为入门级的绿色建筑人来说,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就我接触的甲方来说,我觉得可能除非甲方是出于利益的诉求,才会关注一些绿色的东西,从设计师角度讲,都是应该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因为我们这方面力量可能会很薄弱,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力量的话就是没办法推动这件事的发展,仅仅靠国家宏观调控的话还是很困难的。希望大家更有热情一些,共同推动这个事业的发展。

倪斗:

你刚才说的是规划师和建筑师并行,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就是因为整个绿色建筑涉及很多很多专业,我现在觉得还是应该由建筑专业牵头更好,因为建筑师是龙头,可以统领水、暖、电、室内、园林、景观各个专业,但是规划师不见得能够深入到水、暖、电、设备等专业中去。

董尧,北京东方华太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方案总监

董尧:

我觉得目前来说就应该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今天这个沙龙给我的触动很大,原来就是对绿色的设计很感兴趣,可是一直不知道从何入手,自己也是一直工作在建筑设计的第一线,所以也想首先应该树立一种朴实的绿色设计的态度,不能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而设计,同时还要紧跟现在国家的关于绿色节能减排的形势。此外,我感觉绿色建筑可以分为高技和低技两个方面,个人更倾向于这种容易实现的低术标准,它是一种被动式。比如刚才看墨臣做的一些绿色建筑作品,里面有一些设计既起到景观的作用,同时又有调节微气候的作用,用很少的代价换来了很大的生态的意义。

会后合影

幕落

责任编辑: Ryan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